![]() |
![]() |
|
|
招生简章 >>
|
|
24岁的王灵光是河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去年,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大三学生,与人合伙创办了有1100亩土地的农业合作社,半年就挣了10万元。
比起在城市的缝隙中艰难求生的蚁族,王灵光将自己投身农村,他说,农村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去农村。
而根据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不足7%的农村大学生首选愿意回乡工作。
故事
一双布满老茧的手 实现着儿时的梦想
3月2日,商报记者在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的学生宿舍,见到了正在准备研究生面试的王灵光。
“前天刚从地里浇麦回来,想抽空看看书。”王灵光的手背乌黑而粗糙,手上布满老茧。很难想象这双手属于一个大学生。
2010年,王灵光奔波于内蒙古、山东和省内的农村,寻找等待流转的土地。最后终于在周口老家和漯河郾城承包了1100亩土地,吸纳150多个农户,建起了两个初级农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育种、农机、化肥等项服务,使合作社每亩农田提高了200多斤的粮食收成,王灵光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万元。
王灵光说,这一切源于自己14岁时的梦想。14岁那年家里麦收,王灵光在场里看地,望着大片大片的土地,不禁感叹:“假如这地都是咱们的,做个农场主多好!”父亲笑他说:“你小子想当地主啊!”然而,这个想法就像一粒种子一样在他的心里扎了根。
但王灵光并没有认为自己成功了。“现在农业合作社只是初级的,资金也还不够,这几年,我想把合作社办得更大,召集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来。”
栏目精选 |
火热专题 更多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