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圈套》:一个商战精英的故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10
王强在他的博客里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1999年,业界纷纷传言世界著名的SIEBEL要设中国公司的时候,他跟不少“精英”一样琢磨上了中国区总经理这个位子,但是他没有轻信那些虚张声势的“猎头”,而是靠着自己了解的信息得出判断,利用2000年初到美国开会的机会,直扑SIEBEL负责全球市场的副总裁TomHogan,径直自我介绍并约他谈话。Hogan几次礼貌地答应了约会,却几次漫不经心地忘了约定;王强呢,就锲而不舍地往他房间打电话并索性在约定日期一早在电梯出口等他,Hogan终于约他在咖啡厅见面。王强先用“我还以为你不知道中国是个大市场呢”这样刺激性的话抓住了Hogan最担心的主要问题,继而条分缕析地细述中国的市场形势以及应对策略,结果谈话还没结束,Hogan就给远在悉尼的亚太地区总负责人打电话,说他找到了想找的中国区总经理人选。
这个传奇式的自我推销故事只是王强职场生涯经历中的一个小片段。更多的经历和见识,他以巧妙的方式写进了小说里,折射在离奇曲折的故事中。一个商界的成功人士写小说,这本身就足够新鲜。可是,即便我们忘掉作者的身份,仅仅把《圈子圈套》当成一个作家写的小说来看,它仍然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好小说。
在王强看来,任何销售,其实都是推销自己的过程,你成功地让买主接受了你的理念,你的销售也就成功了。小说《圈子圈套》不可谓不精彩:有英雄,有美女,有陷阱,有斗智,有欺诈,有真诚,有命运的大起大落,有人物的悲欢离合……似乎文学赖以吸引人的要素都具备了,然而,跟随故事主人公一番心灵历险之后掩卷深思,慢慢淡去的,是那些职场对手们一个个具体的争斗手段,就像武侠小说终究会让读者忘掉那些拳脚招式一样,只剩下主人公那些智慧和情感在流动。
去年美国NBA产生了第一个非美国籍的年度最有价值球员:加拿大人纳什。他打球的特点,就是常常带着球深入“敌阵”,在对方阵营里兜一圈出来,摸清了对方的一切再决定如何组织进攻。在读《圈子圈套》的过程中,看到故事里交手各方那些闪转腾挪的过往,我总是不自觉地想起纳什那灵巧的身影和机敏的眼神。在读这本小说以前,我其实还是带着几分心理恐惧的,因为商战在我脑子里没有任何背景,还担心因为隔阂而读不进去;然而读下来,却发现故事是那么容易亲近,因为它讲述的不仅是一个商战故事,更是一个阅读心灵的故事。